首页 > 县区 > 龙陵

保山龙陵镇安:顺势而为 牛产业“牛”起来

发布时间: 2020-07-07 10:32:44

来源: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产业兴旺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龙陵县镇安镇坚持因地制宜、因地施策,成功把“牛”产业发展落到了促进农民增收上来。vvv保山日报网

  镇安镇位于龙陵县城北部,怒江西岸,属于典型的山区镇,境内立体气候明显。多年来,当地大部分村民有饲养牛的习惯,但数量有限、致富能力弱。近年来,镇安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紧紧抓住龙陵县委政府与云南东风皓月现代循环农业发展公司合作的契机,在县委政府的领导和规划下,通过采取“成立合作社、建设养殖场、带动养殖户、打造示范村”等模式,全力把肉牛养殖培育成了全镇贫困户稳定脱贫、持续增收的产业之一。vvv保山日报网

村民高高兴兴购买小牛犊.jpgvvv保山日报网

村民高高兴兴地牵着购买的小牛犊vvv保山日报网

  龙陵县兴农牧业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是全镇肉牛养殖的统一合作社。自2017年12月成立以来,以促进农户持续、稳定增收为目标,以服务推动、养殖大户拉动为主要措施,持续开展全镇肉牛产业宣传发动、技术服务、动物防疫、品种改良、养殖技术培训及能繁母牛公开招投标采购及发放等工作,不断促进养殖业增效和农户增收。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员1307户,覆盖5620人,户均养牛6头以上。vvv保山日报网

  在做好各种保障服务工作的同时,合作社还充分发挥大户示范带动作用,提高社员养殖积极性。位于镇安镇大坝村闫家寨下组的龙陵县镇安镇民发养殖场,建场规模为200头,于2019年9月开始投入养殖。全年舍饲、标准化育肥,在育肥速度、效益上都有明显的效果。“养殖场主要以肉牛的短期育肥、催肥为主,现在我们场里短期育肥卖出去的牛已经有200多头,主要销往贵州和昆明。”民发养殖场负责人宋正发说,“只要有农户打电话过来,他们的肥牛我们就直接帮他们卖出去,架子牛我们下去看了后再收回来在养殖场帮他们短期育肥。我们还与建档立卡户和散养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以每公斤高出市场价0.5元的价格收购架子牛进行集中育肥,增加养殖户的收入,目前运行有序。”vvv保山日报网

龙陵县镇安镇民发养殖场.jpgvvv保山日报网

龙陵县镇安镇民发养殖场vvv保山日报网

  目前,龙陵县镇安镇民发养殖场共存栏265头。总产值620万元,实现经济效益75万元,带动周边农户226户(其中建档立卡户71户)通过发展牛产业、到牛场务工、土地流转给牛场等稳定增收,共计为农户增收150余万元。vvv保山日报网

村民何光平正在自家的牛圈里喂牛.jpgvvv保山日报网

村民何光平正在自家的牛圈里喂牛vvv保山日报网

  家住镇南社区何家寨组的何光平多年来就有养殖架子牛的习惯,以前每年养殖2-3头。在镇村工作人员和合作社的宣传动员下,他坚定信心、卯足干劲地发展牛产业。何光平说:“镇村和兽医站的工作人员来宣传肉牛养殖,看着建场养牛的那些人家也养得比较好,我家就报名养了6头。现在养牛也顺利,一年下了4头小牛犊,马上又要下4头了。养牛还是有盼头,我也还想把规模搞大一点。”vvv保山日报网

村民们正在相看架子牛.jpgvvv保山日报网

村民们正在相看架子牛vvv保山日报网

  在各个养牛场、养牛户稳健发展起来的同时,镇安镇党委政府还顺势打造全镇的“养牛示范村”官岑村。官岑村坐落在镇安镇大山深处,过去没有支柱产业,产业小、弱、散,且缺乏龙头企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能力不强。通过实施肉牛养殖建设项目,官岑村扶贫模式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实现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可持续增收。“我们村历来有养牛的习惯,目前实现了全村养牛全覆盖。走进我们官岑村,只要能栽草的地方就满山都是牛草,走进每一户,牛圈里都有黄牛。”官岑村党总支书记李应周高兴地说。vvv保山日报网

官岑村民正在查看肉牛长势.jpgvvv保山日报网

官岑村民正在查看肉牛长势vvv保山日报网

  目前,官岑村的村民们养牛积极性高涨,全村黄牛存栏达1661头,年出栏黄牛500余头,实现产值500多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95户户均增收1.75万元。村民们还互帮互助,对于暂时不具备养牛条件的,互相搭把手,进行寄养代养,共同发牛财。vvv保山日报网

  大家买进、育肥、产犊、卖出,一头头牛变成了兜里的“真金白银”,镇安镇的养牛户在养牛路上越走顺溜,越走越“牛气”,走出了一条农民不离开土地、不走出农村,通过饲养肉牛就能稳步增收致富的发展机制。截至目前,镇安镇牛存栏18591头,其中能繁母牛9507头,带动3000多户年均增收3万元。(徐静、侯云鹏、熊大孝、邓新强)vvv保山日报网

责编:蒋建国vvv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