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山 > 新闻

杨董清和他的公益摄影再出发(文明之光) ——“乡村公益摄云南行·滇西环线”项目启动

发布时间: 2021-05-31 10:36:12

来源: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hhh保山日报网

主创团队 周 涛 摄
项目发起人杨董清讲述“全家福公益摄”7年来的付出与收获。 周 涛 摄  

  “让偏远乡村的每一个人都拥有一张照片。”4月29日,在保岫广场内的隆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会场内,一群青年志愿者整装待发喊出了这声响亮的口号,一次以穿行云南滇西环线,记录沿途百姓影像和民情风俗的公益摄影项目正式启动。hhh保山日报网

  2辆车、8个人、800个全新的相框,再带上相片打印机和移动电频等专业设备,这支团队变身为一个“移动照相馆”,计划用25天左右的时间,从保山出发,沿着大理、丽江、迪庆、怒江方向,寻找地势较偏远的乡村,为当地群众制作一张全家福或单人相。由于沿路会大量经过傣族、独龙族、傈僳族、藏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用镜头触摸云南更多美丽乡村建设最真实、动人的瞬间,留下一些当地政府、群众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剪影也将是此行的重要任务。同时,努力打造一张保山青年志愿服务的名片,唤起广大青年“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投身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队伍里,团队希望以此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hhh保山日报网

  据了解,“乡村公益摄·云南行”项目在团市委、市红十字会、市青年联合会、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等部门共同协助下,从开始筹备到正式出发仅用了一个半月,8位志愿者的迅速集结仅用了5天。这让项目发起人杨董清十分自豪,他认为,正是由于7年前发起了“全家福公益摄”活动以来,自己和团队在不懈的努力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才让这次目的地更远、集中时间更长的公益摄影项目在短时间内得到许多部门、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帮助及物资支持。hhh保山日报网

  2015年,还在重庆邮电大学读书的杨董清假期中偶然发现,老家施甸县一些山区的贫困村寨很多乡亲竟没有拍过全家福,有些老人甚至一辈子没有拍过照。这让他触动很大,自此,做一名“能用相机帮助别人的摄影师”成为他这些年来想坚持做好的一件事。截至目前,他和团队已为周边县区400多户人家免费送去全家福,累计走访1000余户,拍摄单人相和百姓生产生活照逾2000张。本报在2017年2月刊出《保山90后小伙和他们的“全家福公益摄”》一文,对他公益摄影初期的情况进行了报道,反响强烈。在那之后,杨董清一边拍摄一边回访。再次走入施甸县摆榔乡大中村李飞家时,进村的路通了,车能直接开到家门口了,家里养起了猪和牛。相隔不远的李红先一家也在政府帮助下住进了新房,这里曾是他走上公益摄影之路的起点,而这一组组被镜头记录下的山乡和百姓生活的巨大改变,也成为见证保山乡土风貌变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巨大成就的一个缩影。现在的杨董清,已成长为团十八大代表,也是我市青联委员,更多的社会责任感推动着他往新的方向再次出发,继续把这件能让更多人看见的“小事”做下去。hhh保山日报网

  启动仪式现场,杨董清向大家讲述了“全家福公益摄”活动这7年来的付出与收获。随后,本次“乡村公益摄·云南行”项目的所有志愿者集体亮相。由于成员大多是具备一定专业水平的摄影工作者,他们计划行程结束后,在保山、昆明各办一次摄影展,制作一部纪录片。“希望每一次快门都有意义,每一张照片都有故事,每一个微笑都有回应。”杨董清说。hhh保山日报网

  本报记者 蒋 怡hhh保山日报网

责编:刘自明hhh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