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精神在北汉庄传承

——北汉庄老百姓眼里的杨善洲老书记
发布时间: 2021-06-19 17:00:47

来源: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北汉庄是保山地委1955年确定的第一批实验基地之一,杨善洲老书记在保山地委任职期间,亲自率领农科部门在北汉庄创办水稻、小麦、油菜等样板田、实验田,手把手地指导群众“拉线条栽” “三带九行”“菜园化”等精耕细作方法和“京国92” “西南175”等多个粮食新品种,提高粮食产量。www保山日报网

  那时候,村里的男女老少最熟悉的地委“大官”的形象就是一顶草帽,一身洗得发白的中山装,一双胶鞋,一个套着蓝色塑料油丝外套的水杯;如果要下田栽秧薅秧,裤腿会卷得老高;下雨了,身上还会多一件自带的蓑衣……www保山日报网

  在北汉庄的示范带动下,保山的小麦产量从亩均200—300斤增至700—800斤,水稻产量从亩均500—600斤增至1100—1200斤。保山人民从过去“一人种三亩,三亩不够吃”变成吃粮不愁。www保山日报网

  1978年至1981年,保山的水稻单产在全省排第一;1980年,老书记超前提出“保山要搞吨粮田建设”,科技人员全力进行高产攻关,同年全国农业会议在保山召开,保山获得“滇西粮仓”的美誉,杨善洲则被人们称作“粮食书记”。www保山日报网

  1981年,北汉庄村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扩大了油菜、豆类、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老书记在农业生产技术的经验和做法,他作为一名共产党人的坚守和忠诚,为老百姓干实事、办好事,淡泊名利、廉洁奉公、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艰苦朴素的精神继续在北汉庄传承发扬,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在北汉庄得到大力倡导,社会治安、村风民风也越来越好,村里的环境干干净净,我们进到农户家里,小院子干净整洁,花花草草沁人心脾,看得出主人的用心。www保山日报网

  北汉庄的村民,谈起杨善洲老书记,都是一脸的深情和怀念,进村的牌坊脚下,那个跳下吉普戴竹叶帽的身影;烟雨迷蒙中,那个教农民插秧的身影;村公所老房子里,那个卷着纸烟看产量数据的身影……一帧帧,一幕幕,让人放不下,忘不了。www保山日报网

  1、曾经远渡日本学习茶技的方丽春眼里的老书记www保山日报网

  1982年5月,20岁的方丽春受保山地委办委派,作为第三批“中国茶叶青年研修团”成员赴日本学习制茶技术,两个多月的耳濡目染和实际操作,她熟练掌握了采茶、中耕管理、制茶技术的各个环节,也学习观摩了日本茶道,中日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让这个云南边地的保山姑娘终生难忘,也成为她永远珍藏的美好记忆。www保山日报网

  1980年代,保山板桥北汉庄、北庙、左所、老营、西河等村,是传统的万亩茶园管理区,也是保山茶叶的主产区,各个茶区分布着一定数量的茶场和工人。1982年5月底,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应日中农交邀请,派遣江西、贵州、云南的30余名青年作为第三批学员赴日学习,开展中日友好文化交流及茶技学习。保山分到1个名额。老书记为了保山茶产业的发展,也为了多一个人才,向省里又争取了1个名额,培训经费只能解决一个人的,老书记说:“这钱我们自己出”。这两个名额,一个是昌宁右甸公社茶场社员李洪昌,一个是有一定文化基础和表达沟通能力,做事风风火火的方丽春。当时,方春丽高中毕业后在北汉庄李家山茶场上班。www保山日报网

  方丽春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激动,先到北京参加出国前的培训一星期,然后随团远渡日本。www保山日报网

  到了京都静冈县,所有随团成员两人一组分往不同的茶农家里,与当地茶农一起居住,一起劳动。负责接待方丽春与另一名云南女孩的日本茶农是西谷久五郎一家。在方丽春的记忆里,西谷久五郎一家待她们非常不错,房间及吃饭都安排得很好。西谷家是六口之家,两个老人健在,有两个女儿。40多岁的西谷对方丽春两人说,“你们跟我女儿一般大,就像我的女儿一样”。那时的方丽春看什么都是新奇的,她说,“我们边疆农村还没见过冰箱、洗衣机、大彩电、淋浴,西谷家就已用了很多年了;西谷家有三辆轿车,一辆生活车。西谷的大女儿在教书,二女儿读大学,她们都是自己开车去学校的,看得我们羡慕不已。那时我就在想,我们中国人要加紧努力呀,要尽快赶上人家发达国家才对。”www保山日报网

  西谷家有50亩茶地,正是采春茶的时候,早上6点起床吃了早餐,西谷就开车带上方丽春两人上茶园。采茶方丽春并不陌生,在李家山茶场的时候就是非常熟练的采茶工了。她仔细观察西谷的采茶方法,一叶一芽怎么采,两叶一芽怎么采,技术要领“采高不采低”,都与她原来接触的差不多。当时日本就已经有机械采茶了,这个也令她和同去的伙伴们非常吃惊。尽管年轻,体力好,方丽春和团队队员一开始是跟不上日本其他的茶工的,无论是西谷还是日本女工,他们的吃苦精神,让方丽春佩服。机灵的方春丽很快就适应了,也能跟上节奏。www保山日报网

  中午12点,村里的喇叭一叫,西谷又带她们回去吃饭。到家,女主人的饭已做好,一人一份,每份盘盘碟碟一大堆,摆盘还很精美,是很日式的分餐制,还有公筷。1点,又上茶园干活,直到晚上6点才回家吃饭。7点,西谷家的制茶车间开工了,方丽春要跟着师傅学制茶,晚上11点才能休息。制茶的师傅是个70多岁的老人,每一道工序及要领都教得很认真,脾气也很好,都是和颜悦色的。方丽春在车间里把所有重活累活都做了,这让老师傅非常感动。www保山日报网

  每天早上很早很早,方丽春和队员俩就起床了,先把西谷家的地板、楼梯抹得干干净净,然后才抓紧时间洗自己昨天的脏衣服。尽管当时西谷家已有洗衣机,但两个勤快的小姑娘还是用手来洗,这也获得了西谷一家的好评。在离开时还对她们依依不舍。www保山日报网

  在这期间,方丽春与队友不仅到茶地劳动,还到西谷家的稻田里插秧,薅秧,把保山的农业技术带到了日本。www保山日报网

  每天这样手不停脚不住地转着,累是真心觉得累,但想到一天中学了这么多东西,还是很开心。女孩子天生爱漂亮,当她们入乡随俗地穿上西谷久五郎为她们准备的漂亮和服时,高兴地拍了很多照。www保山日报网

  因为是分散居住,带队团长张庆黎(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农业方面负责人)、云南省分团长吕尚升为准确掌握每个成员的学习进度和生活状况,隔几天就会召集大家一次,听一听大家的心得体会,询问有什么要求和困难,对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定协调解决。一次他们参观了一所小学,看到日本学校在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和顽强毅力方面有很多独到的教学方法,感悟也很深。在这样的氛围里,方丽春劲头很足,告诫自己要学有所成,回去后为家乡所用。学习的最后阶段,团里专门给大家安排茶道茶艺的观摩和体验,茶艺师的精湛表演,那博大精深的茶文化,那空气里袅袅上升的茶香,让方丽春陶醉,她只觉得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时间掰成两半都不够用。www保山日报网

  就在这样美好的希冀中,在忙碌与快乐中,两个多月很快过去了,方丽春在西谷一家及制茶师傅恋恋不舍的眼泪中迎来了归国的日期。7月底,她回到了保山,紧接着与李洪昌一起,在老书记安排下,完成两项重要任务:讲好学习故事,抓好后期推广。他们先是被杨善洲老书记安排在地区小礼堂、地区农校、昌宁等作巡回报告,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交流所学到的茶艺知识,老书记在台下听了后,对身边的科技人员说:“讲得好呢啊,没想到这小姑娘能讲这么好”。www保山日报网

  报告结束,方丽春与老书记一起到昌宁各茶场,戴草帽、穿胶鞋,每天爬坡上坎钻茶园,查看中耕管理是否到位,给茶场工作人员讲解本地种茶、制茶与日本技术的区别。临别,老书记叮嘱她今后要立足专业,为保山的茶叶产业作贡献。带着老书记的嘱托,她在李家山茶厂工作期间,几乎没有回过家,吃住都在茶山,300多亩的茶园变成了她的另一个家。www保山日报网

  一年多后,因市场波动,茶价下滑,茶场在工资都发不出来的情况下实行改制,承包给个人,方丽春无奈离开茶场。先是在北汉庄大队养鸡,之后也从事了一些其他的生产工作。兜兜转转,1992年,她进了村公所,先是任联合社出纳,1998年任计生员兼办事处出纳,至今在村委会任妇女主任兼计生员、监委会主任。www保山日报网

  时间一晃就过了38年。当年伶俐的小姑娘已是成熟干练的村干部。当年一起出国的团员们都在与茶相关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唯独她回家当了地道的农民。本以为她会有怨言,然而,她在我们面前笑笑,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多年来,她把在日本学到的看到的化为对劳动、生活的动力,干什么都认认真真。国庆节我们在北汉庄的时候,她带我们去参观“北汉庄村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去“文化示范户”家里走访,言辞中是对老书记深深的崇敬和怀念。方春丽说,当时去日本的时候,并不知道她的名额是老书记为她争取来的,是回来做巡回报告时才知道的。老书记开放向外的眼光,高瞻远瞩的胸怀让人敬佩。她还说,老书记教会她心里要时刻装着群众,在平方的岗位上做有益的事,她就几十年践行着这样的信念,在老书记洒过汗水的北汉庄尽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本分。www保山日报网

  2、北汉庄的“活字典”刘宗信眼里的老书记www保山日报网

  刘宗信老人80岁,可怎么看都不像高龄老人。他可以骑着单车进城逛街,甚至可以骑4—5个小时到西邑走亲戚,这还不算,让人叹服的是他从1963年期开始写日记,每天不间断,北汉庄几十年的发展史,都在他的日记里,57年的日记几乎成了一本“活字典”。连前几天云南日报、云南电视台,包括我们去采访他,都记录进去了。我们开玩笑称他是“北汉庄的司马迁”。www保山日报网

  老人说这一好习惯的养成得益于善洲老书记。老书记来北汉庄蹲点的时候,刘宗信是村里的会计,他最记得的是老书记每次一到村公所,都会直接进他的房间,亲切地打招呼“小会计,各忙?”,因为他的办公室兼卧室就在大门边。老书记随后还会在他的床上坐下,看统计表,问数据,强调“数据你各敢负责?这个数据是我们要用来向全地区推广经验的。”年轻气盛的刘宗信拍拍胸脯,骄傲地说:“坚决不有错,我完全敢负责任。”www保山日报网

  刘宗信说,每次老书记进村,只把车开到村口就下车,叫驾驶员回去了。他穿着胶鞋慢慢走着,边走边观察田里庄稼的长势,发现问题一定叫来技术员或驻村干部询问解决清楚。在老百姓心中,他平易近人,没有官架子。从1955年就设立的地委挂钩点北汉庄,到1980年初提出“滇西粮仓”,把粮食丰收经验向全省全国推广,再到1982年,北汉庄的粮食生产已达到巅峰状态,村里百姓自豪不已。在刘宗信的记忆里,深入村里的老书记,一有空就东家坐坐,西家坐坐,见到谁家有困难,总要想方设法解决。有村民想感谢他,送他一小包茶叶,或者一小袋糕点,他都要让人还回去。他的衣服可以给群众穿,但他绝不拿群众一针一线。www保山日报网

  受杨善洲精神的感染,刘宗信说他做会计做重要的是认真,工作期间没出过任何差错。那时谁家年底有多少公分,该分多少粮多少钱,一斤一两,一分一毫,算得清清楚楚。这种认真,也是他后来能坚持写日记的基础和动力。www保山日报网

  “一尘不染香到骨,两袖清风昭汗青”,这是老百姓对他的挽思,也是一名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www保山日报网

  刁丽俊 段杏花www保山日报网

责任编辑:李秋www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