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隆阳

永昌仁寿门,穿越时空的怀想

发布时间: 2021-10-25 08:43:09

来源:保山日报   

 RRR保山日报网

 
 
八十年前的某一天,永昌古城外第一次有了滇缅公路并迎来了汽车这种现代交通工具,永昌古城从此开启了汽车和公路时代。开赴滇西抗战前线的远征军车队沿保岫东路鱼贯而下,穿过保山城升阳门出城而去……
从东门(升阳门)看去,只有远处的太保山没有变,一切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改变了。
昔日南门(镇南门)

  范南丹 文/图RRR保山日报网

  偏于城市一隅的仁寿门静静地躺在保山城的西北角,由于位置偏僻,如今只有摩托车和行人路过。对于出行方式已迈入汽车时代的大多数人来说,昔日进出永昌的南方丝绸古道重要出城通道之一的永昌府城仁寿门的印象已渐渐褪色和模糊。RRR保山日报网

  既然是城门,给人感觉就应该是高大坚固、无坚不摧、固若金汤,保护并且抵御一切不安全因素对城之侵袭的。然历经百年风雨,垂垂老矣的仁寿门早已经老得失去了它的抵御功能,城上的关楼已经荡然无存,向外延展的城墙也几乎消失殆尽,城门下的路每修一次都填高一些,随着时间的变迁,路越修越高,城门显得越来越矮小,矮小到令人难以相信它也有过曾经的辉煌。资料显示仁寿门门洞深20.3米,高3米,宽3.6米,四周用方砖砌成长30米、宽6米的平台,是一座并不小的城门。近四十年来,城门旁边的民居得寸进尺,附城而建,逐渐蚕食,远远看去,城门被周围的民居团团包围,只留下门洞仿佛失去了眼珠子的人,空洞且乏味,沉默无奈地观望着来来去去穿行的路人。RRR保山日报网

  在我记事的童年时代,仁寿门南面附近没有那么多民房,据说当年这里叫蔬菜大队,顾名思义大片的菜地是这一片区的主角。粗壮挺拔站立的莴笋曾经让童年的我垂涎三尺,放学偷偷拔了莴笋回家喂兔子的事情没有少干,后来菜地变成了房子,把仁寿门团团围住。仁寿门在没有荣升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前的年代,据说某单位曾经一度把仁寿门南北两头门洞封锁起来做过仓库,或许当年粗暴的封锁方式反而起到了保护作用,让它躲过了什么。毕竟,时代的发展让人崇拜焕然一新、眼前一亮的东西,没有人意识到落后于时代的旧城门会成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居住在这一带的友人曾经愤愤不平地“呼吁”此条道路就是因为有城门的原因形成了“肠梗阻”,让他家的汽车无法畅通无阻地回家,是落后于时代并且早该拆除的东西。在友人眼里,它是这个时代岌岌可危的麻烦和应该被摧毁的对象,同样有很多人并没把它放在眼里,不称它仁寿门,而是习惯性地叫它“城门洞”。岁月的摧残让昔日高大的城门变成了“洞”,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好在城门南面和北面两座权威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标志碑提醒着人们,它依然是构成保山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RRR保山日报网

  有城必有门。保山城自唐天宝二年建城以来,至今已历时一千多载。千年前的永昌郡乃汉代中国第二大郡,特别是在631年前明洪武十八年扩建城池改为砖石砌筑后,又历经明清两朝多次的改善修筑,保山城成为了当时雄踞一方的戍边重镇,并形成了72条街、82道巷和8道城门的典型古城建筑风格。照片凝固时间,定格历史,读老照片的魔力在于通过照片一下把你拉到从前的旧时光。照片不会说话,但照片凝固的“那一刻”却说明了一切。当年偏僻的仁寿门老照片难觅踪影,而升阳门(东门)和镇南门(南门)的老照片却为世人熟知,从拍摄于四十年代的老照片中可以窥见保山八大城门之一的升阳门(东门)昔日的辉煌与雄伟。八十年前的某一天,永昌古城外第一次有了滇缅公路并迎来了汽车这种现代交通工具,永昌古城从此开启了汽车和公路时代,开赴滇西抗战前线的远征军车队沿保岫东路鱼贯而下,穿过保山城升阳门出城而去……拍下这张照片的摄影师站在升阳门城楼上留下了八十年前这一历史瞬间,照片中保山古城保岫东西路两边的民居古色古香、鳞次栉比、尽显繁华。高大的升阳门可以通过远征军的车队,可见当年城门非常高大。历经百年沧桑,当年古色古香、别具一格的永昌城古老的民居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成了坚固的钢筋水泥建筑,我只有通过仅有的老照片幽思怀古。当年高大威严的升阳门和镇南门相继消逝在时间的长河里,而僻于城市西北角低调的仁寿门却幸运地保存了下来,留给探幽怀古之人从仁寿门的沧桑中品味昔日永昌古城的全貌。RRR保山日报网

  1639年春天,遍览名山大川、游历天下的“千古奇人”徐霞客来到永昌,开始了滇西保山一百多天的游览。农历六月十三日,暂住于太保山山麓玉皇阁会真楼撰写游记的徐霞客放下撰写游记的毛笔,邀约保山当地朋友禹锡一起游览他规划的保山坝区线路。友人并不愿意追随他的游览计划,于是徐霞客一人从仁寿门出发,沿着纸坊村(白纸房)、红庙村、郎义村、龙王塘、卧佛寺、板桥、金鸡开始了他的保山坝游览计划。徐霞客在当天的日记中写到:禹锡以他事不及卧佛,余隧独行。东循太保山麓,半里,出仁寿门。仁寿西北倚太保山北麓,城随山西叠而上,与龙泉同……可见当时仁寿门依然是保山城西出城的主要通道。徐霞客是一位伟大且天真烂漫的游侠,是与他那个时代背道而驰的人。他以遍历山河的游历和点石成金的伟大的记录闻名于世,今月曾经照古人,在徐霞客记载仁寿门382年后的今天,仁寿门依然幸运地活在时间的长河里,也因徐霞客的文字记录而永葆鲜活。RRR保山日报网

  今年雨水特别多,入秋后淅淅沥沥的雨一直连绵不断,在拍摄这些照片之后再一次走近仁寿门,城门洞已经被醒目的蓝色建筑围挡封锁,行人已不可以由此通过。一张红色的通告显示,由于连日大雨让城门有面临坍塌的危险,告示来往行人绕道行驶并注意安全……我相信不破不立,或许仁寿门的最后一次关闭将会换来它的新生,对仁寿门的规划修复重建计划也会加快进度。修复建设会使仁寿门重获新生、依然挺立,并且永远屹立在那里!本文老照片均为资料图片RRR保山日报网

责编:刘自明RRR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