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洲同志是接地气的地委书记(大力弘扬杨善洲精神)

发布时间: 2022-05-26 08:31:44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采访对象:杨大秉,1935年7月出生,云南龙陵人,1952年参加土地改革,1953年在迤沙寨乡任文书,1955年4月在平达乡政府工作任文书,1972年8月到朝阳公社工作,1984年4月到平达乡做秘书工作,1988年4月退休。QQQ保山日报网

  采 访 组:朱招美 张忠富 徐 静QQQ保山日报网

  唐安茂 陈梦雯 杨吉强QQQ保山日报网

  采访日期:2019年8月7日QQQ保山日报网

  采访地点:杨大秉家中QQQ保山日报网

  采访组:杨大秉同志,您好!听说您以前跟杨善洲同志有过接触,请您跟我们谈一谈当时的情况。QQQ保山日报网

  杨大秉:我与杨善洲同志第一次接触是在1968年4月6日,当时他任保山地委副书记。当天杨善洲同志一行5人到平达考察、指导工作,恰巧碰到平达公社准备大力推广水稻新品种——矮秆高产水稻,正在召开水稻新品种推广动员会议,杨善洲同志到会场进行了详细地指导。听了他的指导,我们都非常惊讶,一位地委书记竟然比技术人员还了解水稻新品种的种植技术。那年秋天,水稻成熟了,杨善洲同志还要求平达公社在大麦寨大队召开水稻收割现场会,讲解收割技术要领,组织群众收割水稻,确保颗粒归仓。QQQ保山日报网

  杨善洲同志时刻惦记着平达的发展,曾多次到平达公社调研、指导工作。他每次一到平达,来不及喝一口水,就往田间地头跑,查看庄稼生长情况。他对农业新科技、新品种的推广特别关注,每次都要到种植新品种的田地查看水稻、玉米的生长情况,指导群众进行农业生产,和群众一起干农活。我们平达人都称赞他是懂农业的书记,也是最像农民的地委书记。QQQ保山日报网

  采访组:您还知道杨善洲同志在龙陵的其他故事吗?QQQ保山日报网

  杨大秉:还有一件事令我印象非常深刻。那是1979年5月的一天下午,杨善洲同志一行在朝阳公社的调研工作结束后,接着要沿着苏帕河一路调研到勐兴公社。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他决定直接从朝阳公社走路去调研。他们的调研路线大概有50多公里,苏帕河流域天气炎热,路途上的艰辛可想而知。因为出发时间太晚,他们一行人还在老百姓的山窝铺里住了一夜。QQQ保山日报网

  在他们步行调研的过程中,平达公社书记不知从哪里得知了杨善洲同志的行程,推测杨善洲同志一定会经过平达公社小田坝大队的桂花树生产队,便带着干粮和一只土鸡先到桂花树生产队等候。杨善洲同志一行到达桂花树生产队时,每个人都又累又饿。但当杨善洲同志看到公社书记送来的土鸡时,就黑着脸狠狠地批评了那个公社书记。随后,他们只是简单地吃了点干粮,付了伙食费后,又继续往勐兴公社方向去了。QQQ保山日报网

  一位地委书记,共产党的领导干部,走那么长的山路去调研,住在那么简陋、蚊蝇叮咬的山窝铺里,还断然拒绝下属送来的土鸡,这就是一位老共产党员的风范。QQQ保山日报网

  采访组:杨善洲同志给您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QQQ保山日报网

  杨大秉:杨善洲同志是一个接地气、沾人气的好干部。我对他最深的印象是——他衣着朴素,最喜欢穿草鞋,如果没有人介绍,群众根本就看不出他是地委书记。从小处讲,他这样的穿着就是为了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在当时的平达,只要有人一提到杨善洲同志,大家都对这位地委书记赞不绝口。究其原因就是杨善洲同志没有官架子,沉得下身子,关心农业生产,关心群众疾苦。从大处讲,他这样的穿着就是心中装着人民群众。身为领导干部,吃的是国家粮,住的是机关大院,他自己根本不用怕吃不饱穿不暖,但他怕老百姓受冻挨饿。他随时随地都强调要保证粮食生产,一定要确保老百姓有饭吃;他无数次深入基层调研,和老百姓一起干农活;他不厌其烦地向老百姓讲解、传授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和种植技术……这些都是他心中装着人民群众的体现。QQQ保山日报网

  对杨善洲同志的评价,我还是喜欢用我们平达人称赞他的那句话:“他是懂农业的书记,也是最像农民的地委书记。”QQQ保山日报网

责编:姜维QQQ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