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洲同志是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的地委书记(大力弘扬杨善洲精神)

发布时间: 2022-06-21 09:13:42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采访对象:胡安发,1921年8月生,云南龙陵人,1955年9月任黄连河村民兵副队长,后在平达乡人民政府工作至退休。ggg保山日报网

  采访组:朱招美 张忠富 徐静 唐安茂 陈梦雯 杨吉强ggg保山日报网

  采访日期:2019年8月7日ggg保山日报网

  采访地点:胡安发家中ggg保山日报网

  采访组:胡安发同志,您好!听说您以前跟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有过接触,请您跟我们谈一谈他在龙陵的故事。ggg保山日报网

  胡安发:大家都知道,杨善洲同志对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非常关心,随时把老百姓的冷暖挂在心上。他曾多次到平达公社检查指导工作,特别是栽秧、收谷子的时候,杨善洲同志都会抽出时间到平达调研。当年,平达的公路还不通,杨善洲同志都是走路到平达的。后来平达的公路通了,他的车到平达以后,常常将车子停在路边,就沿着平达河步行而上,一路查看农作物的长势情况。ggg保山日报网

  杨善洲同志每次到平达调研,都是直奔田间地头。他十分乐意与群众打交道,善于同农民沟通交流,指导大家发展农业生产。他指导农业生产非常细心,对农业生产的每个环节、每个技术要领,他都耐心讲解,常常边讲边亲自示范给农民,宣传科学种田的好处。ggg保山日报网

  1982年6月16日,杨善洲同志走路来到平达最艰苦的地方——黄连河大队,像往常一样深入田间地头,到人多的地方了解农业生产情况,指导产业发展。累了就跟大伙歇歇,饿了就跟我们普通群众一起吃,晚了就住在农户家。他对吃的从不挑剔,老百姓吃什么,他就吃什么。饭后不管主人家要不要,他都坚决付伙食费。他说:“我也是农民家庭出身,你们也不要帮我当外人看。不管到哪,我对吃穿都不讲究,不冷着、不饿着就行了。”ggg保山日报网

  采访组:杨善洲同志此行后,黄连河大队的农业生产有什么变化?ggg保山日报网

  胡安发:黄连河大队绝大多数地方都是水冷草枯、土地瘦薄。唯一的好处就是雨水好,树木生长快。杨善洲同志看着到处绿油油的山梁,对大家说:“黄连河是个好地方,要发展农业生产,就要多些思路。粮食不够吃的话,可以想办法多开一些水田;农家肥不足的话,大家可以用绿肥,这里到处都长满桤木树,大家可以采下那些桤木树叶,铺到秧田里就可以做绿肥。”后来,黄连河大队就按杨善洲同志指导的思路发展农业生产。用桤木树叶做秧田的绿肥,秧田的肥力得到很大提升。又在地里种植了一些肥力好的绿色植物,比如:光叶紫花苕等。黄连河大队还成立了开梯田的专业队,将坡度大、保水保肥能力差的山地开成梯田。通过这些方法,黄连河大队水田大面积增加,农作物产量也提高了不少,农业产业得到了很大发展。ggg保山日报网

  采访组:群众们是怎样评价杨善洲同志的?ggg保山日报网

  胡安发:我们黄连河大队的群众都认为,杨善洲同志是人民的好书记。他最擅长与农民打交道,对群众最亲和,也最懂农民。哪里有田,哪里有人干活,他就到哪里,到田间地头干活人多的地方,他就会停下来与群众交流,了解生产生活情况。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收稻就收稻,见哪块地里的草长高了,就拿起锄头去铲,他是农民的好书记。ggg保山日报网

  采访组:杨善洲同志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ggg保山日报网

  胡安发:他在保山地委任职期间,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和大家一起劳动。他是保山地区最早重视科学种田的领导之一,引导农民学会科学种田,指导群众从科技上、良种上增加粮食产量,对“滇西粮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ggg保山日报网

责编:姜维ggg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