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苑

故乡的墙画(乡思)

发布时间: 2024-03-04 09:40:18

来源:保山日报   

   清晨,龙陵县龙江乡的大汉坝村一片宁静祥和,村上的杨家村民小组被誉为“美丽乡村”,在这里,一幅墙画吸引了人们的目光。重拾乡愁情愫,共建记忆龙江,是这幅画的主题;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稻熟鱼跃,是画中的生态意境;老青少三代,耕作在田间,脸上洋溢着喜悦,是画中表现的人间幸福……LLL保山日报网

  游客们驻足欣赏,沉浸在画的意境之中,思考着乡村生活的美好与意义;而早起劳作的村民也会在此稍做停留,感受墙画带来的宁静与温暖,回味着当下生活的甜美。LLL保山日报网

  阳光洒在墙画上,为这宁静的村庄增添了一份雅致与恬静。画中生动的景象和鲜艳的色彩交织在一起,展现出的是村民们内心深处的梦想,一幅幸福乡村的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LLL保山日报网

  保山人都知道龙江乡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但在大汉坝村出现这样一幅以“乡愁”为主题的宣传画,或许会让人质疑其合理性,毕竟,这里并非乡镇府所在地,稻谷梯田面积也并非最多,但正是这样的质疑,让我们更加关注这个村庄的历史和变迁。LLL保山日报网

  “大汉坝”在《龙陵县地名志》中解释为“沼泽地”,当地村民又称之为“汉坝地”,或许因为沼泽地较多,村名故为大汉坝。儿时记忆中的大汉坝,除了沼泽地多,进村的道路也是坑洼不平,每逢雨季便泥泞不堪,因此也被称作“大烂坝”。LLL保山日报网

  20世纪80年代前,出生在这个村子的人们或多或少都有过挨饿的经历。据一位村民讲述,他出生时家境贫寒,母亲的奶水不足,又买不起奶粉和营养品,为了补充营养,家人便给他熬米汤喝。有时候运气好,父母还能在田间捉到鱼,特意用鱼头熬制米汤,父母说这样营养丰富,孩子喝了能健康成长。到了童年时期,每次煮饭时落下的米汤,母亲都会用一个盆留着,当饭菜不够吃的时候,母亲总是独自打一碗米汤去喝,把香喷喷的米饭留给家里的孩子。母亲总说自己喜欢喝米汤,不喜欢吃饭,就像平时偶尔吃一顿肉时,母亲也总是说自己喜欢啃骨头,不喜欢吃肉一样……LLL保山日报网

  如今的大汉坝虽然早已旧貌换新颜,但是逢年过节家人团聚时,当地村民的饭桌上总少不了一大碗米汤。大家用米汤伴着干鱼、当地的腌菜、豆豉等美食,吃得津津有味。每每看到冒着热气的米汤,经历过饥饿的他们便心生温暖,找到了家的感觉,也让在外奔波的他们不再感到失落和孤单。LLL保山日报网

  那时候,村民们都渴望能有一条宽敞的道路。记忆中,下雨天是上下学路上最难的时刻,土路泥泞难行,因此,每逢下雨天上学,学生们常常挽起裤腿,一手提着鞋子,一手撑伞地朝学校走去。有时候学校没有水无法洗脚,学生们又舍不得弄脏鞋子,于是便光着脚在教室内上课。老师们看见也不会责怪他们,因为老师们偶尔也会光着脚走进教室。等到放学时学生们再把鞋子提着,往往到了家门口的小沟边,都会把脚洗干净穿上鞋后再进家门。LLL保山日报网

  因为路滑,很多学生都有过上学摔跤的经历。风雨中,学生们小心翼翼地走在上学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喊自己,回头的瞬间站立不稳,便一屁股坐在烂泥里。“天上下雨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当地的父母总是这样教育孩子。这样的教育理念一直深深影响着当地村民,或许是因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里的很多村民自小懂事,小小的心灵便能洞悉很多事,摔倒、爬起,却仍然行走在求知的路上。LLL保山日报网

  后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惠及,村民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告别了饥饿,住上了舒适的房屋、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泥泞的“滥坝路”成了永久的记忆,舒适的轿车可以在村庄自由驰骋……如今的大汉坝,早已不是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落后村庄,美丽乡村道路宽敞、生机无限的风貌映入眼帘。LLL保山日报网

  生活在不断改善,但每每看到这幅墙画,村庄发展经历一幕幕就浮在眼前,过往辛酸和苦涩,仿佛一下子被纯粹的墙画融尽,只留下醇美的原味。驻足于此的村民、游客,来来往往的人民,不妨在心里对自己说声:不要忘记那些稻香愉悦的日子,以及所有苦难和快乐交织的时光。LLL保山日报网

  当朝阳升起,溪水潺潺,如细语轻吟。一幅画,一头连着祖先,一头连着子孙。朝阳下、墙画中,田间生活的惬意、三代人间的接力,是幸福生活、乡村振兴的接续。蓦然发觉,这不就是我们追寻的放飞心灵的地方吗?(张锦难)LLL保山日报网

2023年新增公益广告1-转曲-45.jpg

  责编:刘自明LLL保山日报网

  编审:杨冬燕LLL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