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苑

咖啡根(边地风物)

发布时间: 2024-03-11 09:21:37

来源:保山日报   

   根,把生命分给每一片叶,散布于分秒之间;把每片叶子的出生和萎落刻入年轮,见证每一棵树的光阴流转。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的科技馆内,陈列着一个咖啡根,它见证了保山咖啡科学发展的历程。ddd保山日报网

  1952年春,云南省农业试验场芒市分场(热经所前身)场长张意与科技人员马锡晋在做农村社会调查时,在滇缅边民庭院内发现一种结满红色果实的植物,他们问傣族同胞这是何物?傣族同胞回答,这叫“咖倨”。凭着科技工作者的直觉,他们认为这应该是有开发价值的植物,于是购得鲜果少许,带到芒市后交给科技人员李超、曾庆超育苗。苗木茁壮成长,但仍不知具体是什么植物,恰好当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学家秦仁昌教授在芒市考察,于是大家请他鉴定,才知道这是小粒种咖啡。经秦仁昌教授指导,科技人员将小粒种咖啡引入保山潞江坝种植,云南省农业试验场芒市分场成为全国第一家从事咖啡研究的科研机构。ddd保山日报网

  1952年12月,云南省农业试验场芒市分场搬迁到保山潞江坝,更名为云南省龙陵棉作试验站,科技人员在德宏、潞江坝、蒲缥、罗明大面积试种阿拉比卡咖啡,并获得了成功。1955年,新城农场、潞江军垦农场成立后,潞江坝开始了咖啡的种植推广,至次年,劈荒种植咖啡热潮开启。1958年,产自国营潞江农场的“潞江一号”咖啡在英国伦敦市场上被评为一等品,跻身世界一流,潞江坝因此被誉为“中国咖啡原产地”。ddd保山日报网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热经所继续开展咖啡研究和科技推广工作,1980年,科技人员杨志华、李超等在碾米机的基础上改造发明出中国第一台咖啡脱皮机。1981年,热经所举办全国第一期咖啡生产技术培训班,省内外科技人员一千多人先后到潞江坝考察学习咖啡种植技术;同年,支援全国选作良种的咖啡量达数万斤。1985 至 1986 年间,时任保山地委书记的杨善洲曾多次到潞江坝视察咖啡林,在科技人员曾庆超等人的陪同下,他走到林间勘察并询问了关于咖啡种植技术的相关问题,还拜访了这里的咖啡种植户,和科技人员一起进行咖啡种植推广工作。198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咖啡专家路易斯·史泰首次到潞江农场考察,称潞江咖啡栽培管理水平为“世界一流”;同年,隆阳被列为全国咖啡基地县。ddd保山日报网

  在1992年举办的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保山选送的咖啡荣获最高奖银奖(当时未设金奖);1993年,荣获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评选的世界咖啡“尤里卡”金奖。1996年,热经所主持的云南小粒咖啡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保山小粒咖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同年,热经所参与的特色热带作物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ddd保山日报网

  洛夫说:大地吮我喂我腐朽我又重创我为茫茫的时间。斑驳的咖啡根,在风中沉默不语,目送一代代咖啡故人远去,一代代咖啡新人走来。历史和现实在这里相遇,交错,再生。本刊特约撰稿人 杨弘倩ddd保山日报网

2023年新增公益广告3-转曲-11.jpg

  责编:刘自明ddd保山日报网

  编审:杨冬燕ddd保山日报网